设计闲谈 | 创意爆棚的公交站,让等车变得不再无聊
发布时间:2020.01.03内容来源:浏览次数:369返回 >
_0.jpg

公交车站是在公共交通线路上

供公交车停靠、乘客候车和乘降的场所

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公交车站大多都平淡无奇

基本上都长着一张大同小异的“标准脸”

即使目光稍作停留,也不会对它多加注意

_1.jpg

而它作为城市家具的一种,公交车站也是城市特色和文化的一种最为直观的表达。

透露出一个城市的人文情怀和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创意思维

微信截图_20200109220128.jpg

如何改善公交车站

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呢?

跟小雄一起进入公交车站的正确打开方式!

_18.png

未来城市发展的先驱

几根立柱、一片顶棚,就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公交站。而一些设计糟糕的车站甚至连最基本功能都保证不了,遮雨顶棚“只遮广告牌不遮雨”。

荷兰蒂尔堡这座刚投入使用的公交站台,就是一个例外。公交车站位于火车站的西侧,它也是这次公共交通枢纽改造项目的一部分。

_2.jpg

空间的基本构成是有一系列轻盈的柱子,其上方支撑着极简主义雨棚结构。因此建筑整体构成了三角形的空间效果,站台长约为160米,中央构成一片空地。

公共汽车环绕着建筑外部而布局,建筑师设计了6个上车点和1个下车点。挡雨顶棚采用了 ETFE 膜(一种越来越受建筑师青睐的透明的高分子材料),由纤细的钢立柱支撑,看上去就像云一般轻盈,看上去也非常简洁。

_5.png

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功能性,协调整个城市环境,但就视觉而言,它们和火车站的风格结构相呼应。

整个建筑被分为三个部分,每个部分的中央都有着绿色植物空间,旅客们会坐在这里休息。

_6.jpg

在流线最宽的区域,其中央设置有一座亭子,这里有司机和员工的餐厅、公共服务点,以及符合整体功能的商业空间密切相连。

_7.jpg

宽敞的雨棚覆盖了公共汽车月台和部分停车位置,因此旅客在上下车的时候不会被雨水淋到。

照明系统被整合到顶棚的横梁中,作为中央承重梁的钢板同时也起到檐沟的作用,能够收集雨水,使溢流雨水沿沟边流下。另外,每隔14米建筑师都安置了运动传感器,这些传感器能够对公共汽车和旅客的行动做出反应,从而在每种状况下都能保证低耗能高效率。

白天,雨棚能够有效地过滤阳光,而到了夜晚,上方的灯具则让车站变得明亮,给旅客们带来了安全感。

_8.png

建筑师十分关注建筑的美学特征和功能性质,以及人们的使用感受。

在雨棚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可以为站台的设施——比如照明设备、电子信息屏等提供充足的电力。

排水系统和电缆内置在钢立柱中,SOS按钮和对讲机也设置于其中。

_9.png

▲雨棚的ETFE薄膜具有自我清洁的功能,因此后期的维护需求很低。

_10.png

▲混凝土的座椅设有整体加热设施

设计的包容性还体现在更多地方,残障人士通过坡道让轮椅使用者更容易到达公交车站,而露台和扶手上的盲文则给视障人士提供便利。

_11.png

_18.png

欧罗巴广场上的凉亭式车站

位于欧罗巴广场上的白色凉亭以其独特的姿态,在城市中心位置上迎接着来往的市民和游客。

这个20世纪70年代的交通枢纽作为旧城区环线重建的一部分,为街道、城市交通和公共空间的改造提供了新的可能。

_13.jpg

这个车站与周边的建筑和街道,揭开了弗莱堡市老城区的新面纱,不规则的弧形屋顶让城市广场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。

_14.jpg

不仅将电车和公共汽车站以及餐饮空间整合在了一起,也连同周边建筑成为新地标,更为城市流浪者们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场所。

白色的凉亭式车站在融合了公共交通和城市体验需求的前提下,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场所和聚会空间。

_15.jpg

▲夜晚的车站

_16.jpg

▲不规则的弧形屋顶上设有绿化空间

_17.jpg

▲车站不规则弧形屋顶下的阴影空间

_18.png

西班牙莫格尔之门

莫格尔之门是到达西班牙莫格尔的必经之地,像许多其他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一样,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。

_19.jpg

由于它位于展会场地上,在展会举办期间将作为展会摊位,供市民参观游览。但大部分时间都没有被很好的利用起来,而是被用作停车场。

作为展会场地改造的第一个项目,建筑工作室Ahaus architects受委托设计了这座莫格尔之门,将这里变成了一座公交车站,在等车时为乘客抵挡恶劣的天气,同时也给旅行者们提供最新的旅游信息。

设计师认为它应该是一个经久耐用并且美观的雕塑,这样它就成为地标建筑,为游客旅行提供便利。

同时也希望将极简主义,惊喜,光影,诗意…这座城市中独有的特质在城市之门中体现出来。

_21.jpg

小站的形式是基于韦尔瓦(Huelva,西班牙西南部的城市)在20世纪初建造的一种本土民间棚架,象征对行人的欢迎和告别。

设计从两个黄金分割的长方形开始,均为7.5 x 12.13米。其余的元素都是遵循同样的黄金分割比,在平面和立面上深化。

在建筑材料上选用混凝土和不锈钢,不仅维护成本低,也给人一种有力的形象。

_22.jpg

另一方面,城市名称也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部分。

英文莫格尔(MOGUER)的每一个字母都在悬挑的水泥板上镂空掏出,创造出一个光影移动的游戏。

_23.gif

▲太阳穿过镂空的字母将城市的名字打在地上。在夜晚则通过特定的照明实现类似的效果。

_24.jpg

地面铺装也为空间的双重功能特意设计。通过彩色的线条整理空间,标识街道,为使用者指向方向。

_25.jpg

▲还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及地图,方便游客游览。

_26.jpg

▲无障碍设计也是改造必不可少的部分,考虑到残疾人的舒适和便利,在地图和座椅上都增加了盲文。

公交车站,是现代城市家具体系里,再基础不过的部分。大多数的城市,公交站都很难成为上班族的一个有趣的栖身之所,都只是匆匆一别。

然而,正是这种城市家具的创意与设计,才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和美感根基。

如果未来雄安的公交车站都长这样,小雄真的不介意多等一会。


_27.png

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
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_28.png

_29.png

设计感爆棚!让年轻人也爱上逛菜市场


_30.png
设计闲谈|它凭什么能决定一整年的流行色?


_31.png

突破常规思维 跨界设计竟如此惊艳?


_32.gif

订阅官网微信
关注官方微博
关注facebook
返回顶部